踩扁國民黨 蔡英文執政的團結?
轉載世界日報社論
January 4, 2016, 6:10 am 12175 次
台灣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2日結束,下周六就投票了。幾場電視政見或辯論會,對選情影響有限。蔡英文一如預期,完全迴避對「九二共識」、烽火外交的質疑,不願給朱立倫攻擊機會,反而大部分時間在抨擊國民黨不民主、馬英九政府脫離民意,諷刺朱立倫「就像是馬總統」,大談過去,避談未來。朱立倫反詰「請不要拿台灣的未來出氣」;有學者按捺不住評論,儘管這是勝負已定的選舉,持續台灣淺碟民主傳統,繼續耽溺於負面競選,不見政策辯論,歷史將標記這是一場最無趣空洞的選舉。
朱蔡兩人論辯,等於對馬英九八年施政的全盤否定。不過元旦當天,馬英九最後一次總統文告,盤點自己的兩岸和外交政策成就,自認是數十年來對勞工與弱勢民眾提供最多福利的政府。然而,兩岸和外交績效,除了161國免簽待遇,很難讓民眾日常生活有感。在民進黨與在野勢力再三抵制抗議醜化下,馬政府受到輿情強烈貶低,也成為國民黨選舉的最大包袱。
馬英九文告苦口婆心對下任政府提三點建議:珍惜兩岸和平、勿讓人民面對動盪;開放市場才能發揮台灣優勢;不要誤判能源問題的嚴重性,要審慎有利組合。但勝選在望的民進黨誰聽得進去,反而痛批馬總統對下任政府「說三道四」失格,更質疑文告未向人民道歉,令人失望。馬政府這顯得自作多情。
這就是台灣的民主品質,選舉當前,沒有理性論事的空間,沒有朝野尊重,只有政黨互潑髒水和責難。蔡英文不想想:這樣做,自己馬上要面對同樣情境,是不是在挖坑給自己跳,執政後如何「團結國家,化解不同意見衝突」?
投票前夕候選人幾場論辯,反而顯現台灣民主初級階段的荒謬現象。開放瘦肉精豬肉進口就是顯例。當年因美國牛肉進口爭議,民進黨逼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下台,如今即將執政,瘦肉精「零檢出」不再是民進黨自認為台灣食安把關的標準,反而改口說要「追隨國際標準」;相反,曾飽受美國壓力開放美牛進口的國民黨,儘管還沒下野,卻倒過來質疑蔡英文改變政策不顧豬農權益,角色完全逆轉。是美國影響台灣威力太大,或藍綠只有選舉考量,換屁股就彼此換腦袋,則維護國家利益的標準何在?
同樣,馬英九、朱立倫、蔡英文都說要團結台灣,卻看不到誰真正坐下來為台灣前程綢繆。馬英九近八年總統任內想朝野協商,邀蔡英文對話不計其數,蔡從未給馬英九好臉色看。被形容為「老是臉色鐵青」的蔡英文如此態度,如何寄望她擔任總統,未來國民黨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她也嘗嘗協商不可得的痛苦。
更有甚者,蔡英文辯論會甚麼政策都講不清楚,唯獨「落實轉型正義,追討國民黨不當黨產」說的最明白。朱立倫說,陳水扁執政八年,國民黨黨產該追討得差不多了,要蔡英文不要拿老話題當選舉的提款機。蔡英文還未執政,早已磨刀霍霍,祭「清算國民黨」追殺令,不知是哪來的恨意?即令國民黨敗選後分崩離析,但在國會仍有一定實力,這樣的心態如何談政黨大和解,團結合作,最後受傷害的又是誰?
台灣政客們口中常空有華麗詞藻,卻掩飾不住掌權後的傲慢本質。政黨輪替本在讓各黨都有當權和在野機會,提醒各黨問政時顧及承諾與現實,下野後扮演忠誠反對黨,政策不致脫離常軌。但這套民主初階教材,在兩度政黨輪替的台灣顯然不管用。蔡英文還沒當選,先要面對民進黨對美牛案自打嘴巴,預見她未來執政道路必然坎坷。當朝野都放不下歷史恩怨包袱,台灣的進步只會讓過去的恩怨幽靈纏絆阻擋,讓台灣與大陸和國際競爭上,被拋得更後面更遠。
蔡英文始終不肯面對兩岸現實,不願承認「九二共識」,不願維護兩岸難得建立的和平現狀,企圖為「台灣這個國家」創造新路徑。她迄目前的表現的格局和言行,連島內團結都難實現,何況兩岸和國際間的動盪變化,台灣可能陷入更深危局中。
這場大選除了藍綠對峙、換黨做莊,讓很多人看不爽的國民黨下台外,實在看不出未來新政府的願景和政策方向在那裡。兩岸前景不明、藍綠惡鬥持續,蔡對最關鍵的經濟政策說不清楚,一切都等上台再說,坐實了「空心菜」名不虛傳。如果再重演「童子軍」和「菜鳥」新手治國,不需北京「地動山搖」,台灣恐怕自己都「天旋地轉」。這場選舉頗有自殘自虐意味,讓外人越看越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