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左)北京舫東主之一Michael十分關注華埠的變化。(中)十分「國粹」的「北京舫」是兩個「老外」開的。(右上)吳志光對華埠的改變表示樂觀。(右下)華裔移民二代在華埠開的中菜館「寶貝小館」價格雖然不便宜,但十分受本地西人的追捧。(記者劉煥宇╱攝影)

[世界日報記者劉煥宇/November 27, 2014 專題報導] 請掐指算一算,上一次去華埠是什麼時候?
對很多華人而言,華埠已經不知不覺中成為一個符號。這裡少有華人居住,有一些賣中國商品的店鋪,光顧的多是遊人,尤其是老外遊人。也難怪,華人店鋪在大溫遍地開花,為什麼要專門過來呢?於是,這裡「靜悄悄」地改變著,偶爾再來,卻發現已大不相同。
吳志光是華埠商業促進會的委員,曾在華埠工作幾十年,對這裡的過去與現在瞭如指掌。「華埠的歷史比溫哥華還要早一年呢」,言語裡頗為自豪。作為商促會成員,吳志光應該屬於「改革派」,他認為華埠的改變是一種歷史趨勢:「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去感傷多少華人店鋪又關了門,而是在這個潮流裡把握住商機。」
是的,如果你來華埠,你會發現許多華人經營的店鋪已經或者正在消失,越來越多的「老外」來這裡開餐館、酒吧、服裝店,依然古舊的中式建築外牆內,早已是一番新天地。
改變 少了中國味 多了老外店
吳志光說,近五年老外在華埠開了超過40家店,其中許多有特色的店鋪價格雖高,生意卻很好。「這也給了我們啟示:華人不能只做果菜,賣參茸。與市場需求脫節,就有可能淹沒在時代大潮裡。」
吳志光舉例:「像『The Keefer』,他們的調酒師在拉斯維加斯是一流的,旁邊的酒店住一晚好幾百元;又比如『Fortune Sound Club』夜總會,晚上排隊入場的人一直持續到街口;即使是華人二代開的中菜館「寶貝小館」,一碗牛肉麵15塊,生意還好到不行。」
吳志光認為變則通,如果華人店鋪仍然拘泥於過去的經營模式,生意將很難有起色。在很多人感慨華埠只剩空殼,已失中國特色的時候,他對這裡有轉變表示樂觀,他很高興許多發展商在這裡建起高樓,「這意味著發展,意味著資金流入。有了居民便有了生活各方面的需求。」他還說:「老外的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你看『北京舫』,兩個老外開的,賣中國產品,比華人店鋪更民族、更地道。」
吳志光說的「北京舫」(Peiking Lounge)就在片打街夾哥倫比亞街,大紅外牆極具中國特色。從玻璃櫥窗看進去,多是一些中國古典傢私,還有一些民族風裝飾。這家店在這裡開了12年,安靜又時尚,在本地有一定的名氣。店東是兩位喜愛中國文化的老外,每隔兩年,他們就會去中國進貨。店東Michael Bennett至今不會說中文,但12年下來,他對那些古老家具及物件的歷史、作用比很多華人更清楚。
北京舫的顧客西人和華人各佔一半,Michael說,很多華人二代會買這些來提醒自己的文化之根,一代移民也會藉此讓孩子了解更多中國文化。說起華埠變遷,Michael也顯得憂心:「華埠是溫哥華歷史的一部分,我們需要看到華埠的價值和特色。但現在很多與中國文化毫不相關的西人店鋪進駐,正在改變這裡的面貌。」
談話的最後,Michael低聲說:「我們也將搬到多倫多,我的搭檔已經過去,我正在尋找合適買家。」儘管Michael稱搬離的原因是因為搭檔在他鄉找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但駐守12年後離開,個中滋味冷暖自知。
北京舫只是易主,它還會繼續存在。就像華埠,沒有人會動那些老建築,但它會不會像香蕉一樣外黃內白,一切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