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僑生留台就業政策擬鬆綁
(世界新聞網記者郭玫君、張博亭台北2011/11/1日電 )馬英九總統今日在一項論壇中指出,台灣的創新人才必須有突破,現在並非沒有創新人才,但需要更多,讓台灣變成創新驅動的經濟。馬英九總統並釋放出僑生留在台灣工作,月薪不必限制在4萬元以上的政策鬆綁方向。
馬英九表示,他注意到台灣教育有個問題,就是高職學生一般而言英語水準比較差,無論是托福或多益評比都較其他亞洲國家落後,值得教育部門檢討。若語言問題能克服,未來就能有適當人力來支撐高度發展的經濟。
他指出,台灣大學錄取率高,有條件開放校園吸收來自東南亞或其他地區學生,但國內很擔心僑生會搶走工作機會,因此設定月薪4萬元以上才能留下的門檻,整套政策恐怕要調整。台灣因為少子化問題,可能無法因應未來人力需求,不能支撐這麼有活力的經濟,因此他有一些全面想法,除鼓勵生育,一定要花精神與經費留下人才。
他認為,台灣要與其他國家並駕齊驅,一定要盡快調整自己。台灣必須有所突破,讓創新人才能出頭且留在台灣。這幾年台灣培育許多創新人才,例如台灣在紐倫堡發明展連續三年拿到第一名,在各地設計大展也名列前茅,因此台灣並非沒有創新人才,但需要更多。
談到國內人才外流、無法延攬外籍優秀人才問題,馬英九說,已注意到台灣一流教授與研究人員被挖腳情況惡化,除了透過薪水,也一步步改善教學研究環境。
他也認為技職學校的產學合作要做得更好,讓人才學以致用,但他注意到,高職學生英語水準普遍較差,這點對未來發展影響比較大,就算不是從事高科技產業,至少出國參展時要能用英文講述自己的設計。他說,台灣教育各項指標往上升,但英語評比卻落後亞洲各國,現在學英文環境較過去好太多,為何有這現象,非常值得教育部門檢討。
遠見雜誌上午舉行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馬英九到場演講,並與遠見雜誌創辦人高希均、中華民國紅十字總會會長陳長文、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全球一動董事長何薇玲進行「與馬總統觀點交流」。
馬英九除暢談台灣人才問題,也談和平議題。「我一路來都覺得和平是台灣成功的必要條件。」他說,國內政治對立情況雖減少,但政治問題仍讓民眾擔憂。他認為必須化解國內不必要的對立,建立理性探討的空間,所以他大力改善兩岸關係,希望為台海帶來和平。和平不光是不打戰,最重要是知道如何理性溫和方式來解決問題。
僑生海外聯招 明年增加個人申請制
(僑光社/台北 訊)教育部僑教會主委林淑貞表示,僑生招生海外聯招部分,除聯合分發外,將自101學年度起,增加個人申請制,以落實僑生招生多元管道之推動。而大學校院,經教部核准後,也可自行招收僑生及成立僑生專班。
林淑貞督學兼主委,是於10月4日應邀參加華僑救國聯合總會第14屆第2次海外理事會,以「僑生政策發展與前瞻」發表專題演講時,做了如上表示。
她同時表示,教育部也正研議適度放寬緬甸地區錄取名額。
有關目前在國內就讀的僑生人數,林主委指出,自40學年度起至99學年度止,僑生回國升學人數已達18萬7千人次以上,而至98學年度止,畢業的碩、博士、大學、專科及僑先部僑生,也已累計達10萬7千餘人次,遍布五大洲70個國家地區。
她說,僑生就學期間,教育部除提供「優秀僑生獎學金」、「菁英僑生獎學金」及「研究所優秀僑生獎學金」,提高吸引優秀僑生回國升學之誘因外,也設置「清寒僑生助學金」,協助僑生安心向學。同時自98年起更積極推動「鼓勵出國留學」、「補助出國研習」、「推展國際參與」及「擴招僑外青年學生」等策略。
林主委強調,目前政府已放寬僑生﹕(1)非以就學事由,已在取得合法居留身分者,得就讀碩士在職專班,賦予僑生升學較大彈性。(2)僑生畢業後經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在我國實習者,其僑生身分最長得延長至畢業後1年。
她指出,馬總統曾多次提到我國最成功的教育政策之一為僑生政策,所以她籲請各界通力合作,支持政府持續推動僑生政策,以為僑界培育優秀人才,與台灣共創美好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