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向來自負的馬英九總統,也在黨主席交接典禮坦承自己對敗選有責任。國民黨淪落至此,執政失策固不待言,馬英九兼任黨主席多年,始終不能下大決心對黨務、黨產有效改革,以致各地組織渙散,包袱越來越重,靠黨吃飯的人多過為黨打拚者;更缺乏人才栽培和扶持養望機制,去年連挑戰民進黨參選總統的人都難找。好不容易洪秀柱跳出來參選,最後卻以莫須有理由指控洪「一中同表」主張,獨裁寡斷硬要「換柱」,不公不義至極,更加速國民黨頹敗。這次主席改選讓「柱姐」一次得票過半,是國民黨內有意還洪秀柱公道,要求國民黨走回正軌。
儘管如此,國民黨「怯於外戰,勇於內鬥」性格不改,一再有人攻擊洪將讓國民黨「新黨化」,要洪必須推動黨本土化,否則勢將分裂。幾十年來國民黨一再裂解,如今連黨產都顧不住了,樹倒猢猻散,肯留下來的,只剩不忍見百年老黨的香火熄滅,希望能盡些心力,不讓青天白日盡成灰的人。
國民黨雖大勢已去,但再慘,情況也沒有八年前民進黨慘重。國民黨如今在國會還有35席,總統大選也有近400萬票,只是敗選後沒有人能將這股力量凝聚起來,為黨的重生再造加把勁。洪秀柱一年任期的關鍵,就在重新找回國民黨真正團結的那股氣,氣勢能再聚,國民黨就有浴火重生的希望。
洪秀柱說,要以民進黨為師,走入基層,走入校園,為年輕人創造機會,重建黨戰鬥部隊。百年來國民黨屢戰屢敗,每回失敗都因喪失青年民心支持;每回重生,都靠年輕人的理想再起。北伐能成功,靠當年黃埔建軍;抗戰勝利,靠「十萬青年十萬軍」;在台灣能站起,如果不是蔣經國「吹台青」的遠見,用心民主改革,國民黨早已成歷史名詞。如今國民黨老態龍鍾,暮氣沉沉,再不痛下決心改革,由基層重注新血,人才中興,用不著政敵打擊,國民黨已難再站起。
更重要的,黨內路線紛亂,缺乏足以號召青年投入的理念。回顧百年國民黨分合成敗,從廣州、南京、重慶到台北,或有各種主張爭論,唯一不變的是,維繫孫中山創建「中華民國」於不墜,是國民黨無可推卸的責任與使命。正因國民黨對中華民國的堅持與守護,拉住海外華人的心,也挺住兩岸中國人的心,甚至可能左右未來中國的發展方向。
大選敗後,有人主張國民黨「去中國化」,有人要挑戰孫中山地位,更有人主張捨棄華僑定義,這些主張非但背離國民黨在台灣生存發展的價值理念,更背離中華民國發展根基。對中華民國的守護與堅持,是中國國民黨異於民進黨的關鍵,能繫住台灣與中國和華人世界血脈相連所在,對國民黨而言,「中華民國」既是沉重負擔,也是重要資產。
新國民黨人應善用這個資產,彰顯與傾獨政黨的差異,創造台灣與中國大陸合作雙贏的價值極大化,才能守住兩岸和平環境,再創國民黨執政契機。洪秀柱說,台灣不是「英派」的台灣,是所有國民安身立命的所在,要以捍衛中華民國為職志,是切重核心的堅持,必須予肯定和支持。
一年時間很短,轉眼又要進入選戰備戰期,對國民黨而言,重中之重是孫中山說的「莫散了團體,休灰了志氣」。國民黨創建之初,就是以不怕失敗著名,不怕敗,無所懼,既然成在野黨,就要脫下陳腐虛矯習氣,勇於換上草鞋,和民眾齊心走上改革道路。不論對台灣的民進黨政府,或對岸的中共政府,也只有這種不畫地自限為新中華奔走的志氣,國民黨才能有臥薪嚐膽的決心,勇於向未來任何威脅中華民國生存的力量挑戰,為黨為國再創生機。(世界日報April 5, 2016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