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渥京僑界歡送李大維


(世界日報June 30, 2012渥太華訊)渥京僑界200人28日在當地華埠珠城大酒樓舉辦「歡送李代表大維博士回國履新餐會」。李大維致詞中稱,過去五年多來台加雙邊關係之進展,包括兩國貿易額成長30%,簽署涵蓋科技、教育、海關等領域合作的多項備忘錄及青年打工度假計畫等協議,及加國予中華民國人民免簽證待遇等,均有賴加國政府的支持及僑界的努力。 
席間,僑務諮詢委員董天培代表晚會籌備會致贈李大維刻有「加京五載、外交長才、促進加台、團結僑社、榮調歸國、願共扶持」字句之玉製人形石堆紀念品。聯邦國會議員Royal Galipeau應邀出席,並致詞讚揚李大維對促進台加雙邊關係之貢獻。圖為歡送會籌委會成員與李大維夫婦(前右二、右三)合影。(圖:駐加代表處提供)

星期日

   來自大溫及北美各地的作家及文友共聚一堂,探索華文文學的未來時空。
(世界日報記者呂惠萍June 24, 2012溫哥華報導)由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加拿大多元文化中心及台灣各大學加西校友會聯會合辦的「華文文學論壇」,23日下午在溫市華埠多元文化中心禮堂舉行,來自大溫及北美逾百位文友與華裔名作家參加,探索華文文學的未來時空。
出席這項文學饗宴的嘉賓,包括加拿大華文文學會主委及台灣聯合報前副刊主編瘂弦、加拿大漂木文學藝術協會創會會長洛夫、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會長徐新漢、前中央日報副刊主編及前中央月刊總編輯胡有瑞、專欄作家高進興、文學家劉慧心及旅美名作家張棠及朱立立等,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冠中,及大會籌備會主委汪漢宗亦列席。
「不再受意識形態局限」
瘂弦表示華文文學的自主意識已成形,不再有意識形態的局限,或文學以外的箝制和干擾,亦無所謂的中土或邊陲、主流或支流的迷思。他期待納百川和合萬匯的未來:「在兩岸三地、兩岸多地、多岸多地華人文學一盤棋的架構下,我們應該把華人文壇建立成世界最大的文壇,因為條件已經成熟了。」
已逾80歲,仍然創作豐沛的洛夫,在2010年完成3000行長詩《漂木》,為個人創作生涯再創里程碑。這位「詩魔」說:「移民只不過是換了一間書房,愈近晚年,社會圈子愈小,書房的天地卻愈來愈大。」
劉慧心移民海外多年先後完成五本作品、出版三本書,她說創作是至愛,文學之夢尚未醒。徐新漢則譬喻文學為嫦娥火箭,唯有天馬行空,才能創飛天神舟。朱立立、張棠、高進興亦期待彼此共創亮麗的華文文學天空。
胡有瑞認為﹐多讀﹑多學和多寫﹐是人生最大樂趣﹐無論你在何處何時﹐只要拿起筆將心中感觸和人生的際遇﹐寫出來就是好文章。
會場蓋冠雲集 贈書人人有獎
【溫哥華訊】23日前往參加華文文學論壇的文友蓋冠雲集,供抽獎的贈書共有100多本﹐幾乎人人有獎。
中華民國前駐南非大使王飛﹑名畫家張麗娜﹑台灣師大校友會會長甘偉民及陳姓作家等都認為這次論壇辦得很成功。獲獎的幸運兒還紛紛請作家們簽名。
專程由美國來溫哥華的名作家有﹕胡有瑞﹑朱立立﹑張棠等三人。另有周愚﹑冰子﹑劉於蓉等三名﹐因臨時有急事不能來﹐但周愚特別將其10本手著快郵寄來「赴會」。
這次供抽獎的贈書包括:周愚10本﹑朱立立12本﹑張棠5本﹑劉慧心4本﹑瘂弦5本﹑洛夫3本及墨寶1輻﹑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10本﹑世界華文作家協會52本「文訊」雜誌。

星期六



       愛城台灣大專校友會回國慶賀馬總統就職       
(光華報訊)愛城台灣大專校友會合唱團及溫哥華“楓葉組合”一起組團回台參加《慶祝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的茶會演出》,打從五月十七日抵台的那天起,全台天天下雨,氣候非常的不穩定,但是一到了慶祝茶會的當天(五月二十一日)居然意外的是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真是天佑華僑。
全團35人在下午一點左右通過安檢進入“台北賓館”,來自全球參加慶祝此次大典的約一千五百多人也陸陸續續的進入賓館,熱鬧非凡。下午三點合唱團以“在銀色的月光下”及“青春舞曲”兩首歌為整個慶祝茶會演出拉開了序幕。
四點十分正、副總統及各部會首長抵達會場,大家列隊歡迎也和馬總統及副總統握了手,非常興奮。慶祝大典首先由主辦單位-僑務委員會的吳英毅委員長致歡迎詞,在吳副總統及馬總統演講完後,他們就下台與各國歸僑握手照相,最後的壓軸就是正,副總統上台與我們合唱團一起合唱[中華民國頌]把全場氣氛拉到了最高潮。會後我們更榮幸的能與他們照相留念,團員們都開心得不得了,各個都覺得不虛此行。
十二年前的四月該團曾受[台北市國樂團及合唱團]的邀請參加臺北市政府主辦的[傳統藝術節]活動,在社教館演出[黃河大合唱]並受時任市長馬英九市長接見及熱忱的招待,十二年後的今天又能在第十三任正,副總統的就職茶會上以海外僑胞的歌聲來慶祝他的連任並與他同台演出,為該合唱團譜出一段特別有意義的[歌緣]。(愛城台灣大專校友會合唱團供稿)




星期二

                 台駐加代表 劉志攻出任                

(世界日報多倫多訊)中華民國總統府6月5日發布總統令,特派國家安全會議副祕書長劉志攻為駐加拿大代表,劉志攻預定約於7月中、下旬赴加國履新。 新任駐加代表處代表劉志攻,祖籍江蘇阜寧,為職業外交官。政治大學外交系學士、政治研究所碩士、博士;曾任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外交部禮賓司科員、專門委員,北美司專門委員、副司長、司長,外交部外交領事人員講習所處長回部辦事。
在涉外經驗方面,劉志攻曾任駐波士頓辦事處副處長、處長;駐南非大使館參事;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美國史丹佛大學亞太研究中心訪問學者;駐蒙古代表處代表;2008年任駐捷克代表處代表,現任國安會副秘書長。
至於即將卸任的駐加拿大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李大維,則預定於7月上旬離任。

星期日

(世界日報記者呂惠萍May 27, 2012 列治文報導) 「大溫哥華地區僑學界慶祝中華民國101年雙十國慶活動籌備委員會」26日於列治文舉行,逾80位僑學界代表與會,除五位僑務委員為當然委員,另選出八位籌備委員,選舉後立刻推舉新屆主委與兩位副主委。
五位當然委員,包括馬玉駿、賴正匯、康榮發、吳麗珍與曾志瑛;八位籌委為:葉憲年、汪漢宗、徐新漢、程建宏、陳德洋、趙新景、鄧華一與黃宗芹。與上屆相同,馬玉駿獲選為主委、賴正匯與康榮發為副主委、葉憲年為財委及其他多位幹部。

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曾永光、副處長陳冠中、僑務組主任王映陽、副主任李綺霞、僑務委員馬玉駿、賴正匯及康榮發共同舉行籌委會選舉。

曾永光會中對99年至100年的籌委會成員的出錢、出力和出時間表達致深謝意,並期待新屆籌委會仍然秉過去戮力以赴,支援系列的活動。目前已確定之慶祝活動,包括文化訪問團9月來溫演出、10月雙十酒會、雙十當日上午升旗典禮及晚上之千人宴。

曾永光在會中亦代表僑委會頒發新續聘僑務榮譽職人員證書、百年慶祝活動有功團體獎狀及個人感謝狀,以及僑生返國升學志工感謝狀。

相關名單如下:僑務諮詢委員(續聘)田仲望、羅廷瑄、(新聘)關其逸、趙新景;僑務顧問(新聘)程建宏、徐新漢;僑務促進委員(新聘)陳德洋、孫光芬、張燕秋(卡加利地區)、(續聘)李國忠。


曾永光(前左四)、籌委會主委馬玉駿(前左三)、副主委賴正匯(前左二)、康榮發(後左二)及新任籌委會成員。(世界日報記者呂惠萍/攝影)
(世界新聞網記者陳志平台北5月20日電)馬英九總統20日上午在連任就職演說時,對大陸公開喊話,他呼籲未來四年,兩岸要開拓新的合作領域,期盼兩岸民間團體在民主、人權、法治、公民社會等領域,有更多機會交流與對話,為兩岸和平發展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馬英九說,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台灣實施民主的經驗,證明中華民族的土壤,毫不排斥外來的民主制度。他期盼中國大陸的政治參與逐步開放,人權與法治日漸完善,公民社會自主成長,進一步縮短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
在民怨與嗆馬的抗議聲中,馬英九總統、副總統吳敦義20日上午在台北市總統府,孫中山先生遺像前舉手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13任正副總統。隨後兩人偕夫人周美青、蔡令怡在總統府接受友邦元首及外賓祝賀。外賓共有總統團、總督團等多達200餘人。
面對民間對政府政策的強烈反彈,馬英九連日表達檢討反省後,20日以「堅持理想、攜手改革、打造幸福台灣」為題,發表就職演說,重申政府改革的理由與作法,包括在能源政策能源價格合理化,創造節能減碳與促進投資綠能產業的動力。讓油電等公用事業回歸市場機制,落實使用者付費原則。同時回應民意對改革國營事業、提升經營效率的高度期待,創造消費者與生產者雙贏的局面。
馬英九說,國家要發展,就必須改革,改革就要承受調整的陣痛。我們絕對不能把燙手山芋與沈重包袱留給下一代。連任總統最重要的責任與使命,就是與人民一起打造幸福的未來。在未來的任期中,我們要踏出堅定的步伐,進行即時、深入、廣泛的溝通,爭取民眾的支持。用五大支柱「打造幸福台灣」,是他第二任的目標,台灣要提升競爭力才能生存,人民幸福才有保障。
馬英九提出厚植台灣競爭力的黃金十年五大支柱目標,包括「強化經濟成長動能」、「創造就業與落實社會公義」、「打造低碳綠能環境」、「厚植文化國力」、以及「積極培育延攬人才」。
他說,今年是中華民國第101年,他有幸身為中華民國跨入新的100年第一位宣誓就職的總統,感到責任無比重大,猶如千鈞重擔在肩頭,唯有以如臨深淵的心境,如履薄冰的態度,全力履行憲法所賦予的職責,才能符合國人的信賴與付託。

        (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5月20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說,台灣增加觀光客主要法寶是「美食、美景、美德」,希望訪賓有機會體驗台灣人民正直、善良、好客的美德,以後不是4年才來1次,而是1年來4次。
馬總統上午就任中華民國第13任總統,晚間與夫人周美青出席在圓山飯店舉行的就職國宴。周美青穿著黑色長紗裙,外搭紅色針織外套;馬總統則和就職典禮穿著一樣,黑色西裝搭配金色黑斜紋領帶。
馬總統說,在西方社會,台灣一向有美麗之島的名稱,過去4年來台觀光客增加6成,最主要的法寶是「美食、美景、美德」。
美食部分,馬總統請國內、外佳賓盡情享用圓山飯店精心準備的道地美食,也希望大家有機會去觀賞台灣美景,體驗台灣人民正直、善良、好客的美德,「我保證,你一定會愛上台灣」;以後,不是4年才來1次,而是1年來4次。
馬總統表示,1月14日台灣人民以理性平和方式完成中華民國第13任總統副總統選舉,他再度受到選民支持,委以執政4年任務,內心十分榮幸與感恩。
馬總統說,即日起將在與前副總統蕭萬長攜手締造的良好基礎上,與副總統吳敦義並肩打拚,為民謀福、為國興利,讓台灣在國際社會上扮演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提供者、文化交流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創造者、中華文化領航者的積極角色,成為國際社會重要資產。
馬總統表示,中華民國能夠在國際間屹立不搖,除自身努力,國際社會的支持非常重要;中華民國可在亞洲跟世界扮演和平繁榮的重要角色,儘管在國際上遭遇許多困難,但在各國支持下,深深感到「德不孤、必有鄰」,希望大家繼續為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發聲,共同打造和平繁榮的國際社會。
巴拉圭總統魯戈代表友邦致詞時表示,身為國家領導人或人民公僕的人都知道,最大的挑戰、也是不可規避的天職,就是要能貼近民意,以同理心了解人民需要,並把人民需要轉換成具體可行的政策。
魯戈說,深信馬總統的連任代表非常重要的意義,就是人民信任馬總統在過去一個任期中的執政團隊,及新執政團隊能為國家帶來光明。1010520

星期四


【明報專訊】溫哥華華埠又有一個重建計劃提出,緬街(Main St.)633
將改建成16層高大樓,而且會豎立6層樓,而且會豎立6層樓高的壁畫,
為華埠的「南大門」增添傳統色彩。
華埠緬街633號「金門中心」重建方案最近曝光。根據發展商Blue Sky
Properties呈交的重建規劃,該地段將興建一棟16層高商住大廈,地面一
層作店舖用途,其上共有151個住宅單位,包括一睡房、一睡房加書房
、兩睡房、兩睡房加書房等類型。地皮面積達15833平方呎,容積率為
9.29,最高建至150呎;大樓內還會有158個停車位。
該大樓位於緬街夾喬治亞街(Georgia St.)交匯處的西北角,也就是華埠
的南大門。為了與華埠的傳統特色互相呼應,建築師特別在大廈這一
重要角落加入一幅6層樓高的壁畫,採用傳統中國金屬裝飾的模式,「
以現代視野解讀中華建築傳統」。建築師在大樓構想圖中將壁畫塗上
竹子圖案,但這只是初步構想,還有改變的空間。
在巨型壁畫之下,建築師又構思種植一株「具備文化特色」的針葉樹
,目前構想是松樹,樹後的大廈入口也採用曲折式,符合中國傳統風
水概念,進一步與華埠傳統融合。
大廈不同層面的數個平台均會設立天台公園,樹木與建築緊密結合再
不僅是電影的幻想。
根據目前計劃,位於緬街與奇化街(Keefer St.)交界的另一棟大樓的高
度將達17層,較緬街633號略高,仍然保持華埠第一高樓稱號。
該物業先前出售時的經紀是Colliers International。該公司在網上列出
的資料顯示,地皮是在215轉手,售價為1348萬元。
金門中心內的個別租戶表示,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另覓他地經營,
但估計還有一年時間才需要搬遷。



星期日




星期四

星期二

星期三

(世界新聞網記者陳幸萱台北5月1日電)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將放寬外籍僑生留在台灣工作的限制,未來不再需要有兩年工作經驗,薪資也會從現在4萬7000多元的規定,放寬至接近一般大學畢業生的標準。另外,若是「世界百大」名校畢業生想到台灣工作,不受任何限制。
勞委會表示,本案將在5月9日的「跨國勞動力諮詢政策小組」中討論,若獲共識,就著手修改規定,最快6至7月上路。
日前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在一場演講中指出,台灣人才流失但又阻止外來人才進入,新加坡需以「台灣故事」為鑑。這番談話在台灣社會引起震撼,紛紛要求政府正視人才問題;行政院長陳冲日前也指示應人才鬆綁。
依現行規定,外國白領勞工若至台灣從事專業工作,大學畢業生需有兩年工作經驗,且月薪須達4萬7971元。即使外籍僑生在台灣念大學,畢業後仍受此限。勞委會表示,將取消兩年工作經驗的限制,薪資規定也將放寬至一般大學畢業生的標準,但具體金額仍待討論。
另外,世界前百大名校大學畢業生,則可不受限制,至於何謂世界百大,勞委會說,將以三個百大評等系統為標準,即英國泰晤士報、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及上海交大。
王如玄在專訪中提到,之前限制外國人才要有兩年工作經驗,是因為大學畢業生入社會後需要一段培訓過程,但優秀人才在國外工作兩年後早就被挖走了,台灣規定可能過時。不過,「台灣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和薪資條件」,也許才是人才危機的根本。

廢林書豪條款 僑生、外籍生在台就業鬆綁
 【聯合晚報╱記者郭玫君/2012.04.23 台北報導】行政院長陳冲日前下達指令,要求廢除「林書豪條款」,即免除白領外籍勞工在台工作須有兩年工作經驗、且薪資不能低於4萬7971元的限制。
行政院長陳冲日前下達指令,要求廢除「林書豪條款」,即免除白領外籍勞工在台工作須有兩年工作經驗、且薪資不能低於4萬7971元的限制。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掛保證,優秀的運動員林書豪隨時都可以回到台灣從事相關工作,這本就是法令准許範圍,完全沒有問題;如果畢業未滿2年的林書豪以經濟系畢業生來台工作,才會有法令限制。
對於其他在台就學的外籍生,她也表態願意放寬工作條件限制,將盡快召開外勞政策諮詢小組會議來討論。
立委呂學樟批台灣人才流失情形嚴重,如果無法提供良好條件,如何留住優秀人才?台灣若繼續故步自封,根本沒有國際競爭力。他說,日前新加坡副總理指台灣人才流失,新加坡要引以為鑑,台灣政府非要等到丟臉丟到國外,才正視這個問題。勞委會保護本國勞工沒有錯,但有競爭才有進步,不能因害怕競爭而走上人才鎖國的政策。
王如玄說,新加坡副總理發言值得深思,但新加坡勞工對於政策未必都同意,這是可以討論的。對勞委會而言,勞委會對白領向來都是開放,只有兩年工作經驗及薪資4萬7971元兩項條件。但台灣不能留住人才的原因,不是因為設了薪資限制,而是薪資不夠高。今天如果有優秀人才,例如林書豪,一個月4萬7971元有辦法留得住他嗎?
呂學樟說,營造良好的勞動條件,是留住人才的關鍵,勞動政策與法令能否跟國際接軌,相當重要,優先人才並非完全以薪資來衡量。上周陳院長指示研議廢除林書豪條款,也就是白領人士來台的兩項限制,你是否從善如流?
王如玄表示,一定會尊重長官。她也掛保證,依照現行法令,優秀運動員林書豪隨時都可以回到台灣工作。
勞委會指出,目前對白領人士來台分為六類工作,運動工作是其中一項,不需要符合工作兩年、薪水超過4萬7971元;但如果林書豪以哈佛經濟系的學歷回台從事經濟專業工作,原則上須有兩條件限制。只要任何主管機關說他是人才,兩年的限制也可透過協商免除,林書豪百分百可以可以進來台灣工作。

吸引外籍人才 所得稅研擬減免

【中國時報記者李明賢、鐘惠玲、沈婉玉/2012-04-19 台北報導】 因應台灣人才流失的問題,行政院長陳冲昨天指示,在人才調查後,若產業確有需求,應考慮放寬外籍人才引進門檻,僑生(含國外留學生)畢業後留台工作,也該放寬工作經驗等限制;同時,陳揆要求財政部研議比照新加坡等先進國家,透過所得稅優惠減免的誘因,以吸引外籍優秀人才來台。
 外界疑慮對外籍人才提供比本國人更低的稅負優惠,是否可能鼓勵國人移籍他國,財政部長劉憶如表示,這還需要內部研議,以前她只是提議人才限制要鬆綁,減少對外籍人士不友善的居留限制等措施,並沒有提到稅負優惠。賦稅署官員則說,「減稅也要減得有意義」,是否給予外籍人才更多的稅負優惠,要看能否達到「政策目的」。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日前提及台灣人才流失嚴重,星國必須引以為鑑,讓陳揆直言「台灣要深刻檢討」。陳揆昨天進一步召開政務會報並聽取經建會人才延攬與學訓用落差方案。會議達成「開放多一點、門檻低一點」的共識,希望透過鬆綁法令與租稅優惠來吸引人才。至於外籍人士所得稅利率下調到哪一門檻,仍待財經部會進一步研商。
 陳揆表示,人才培育應注意到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下降,勞動率不足是未來趨勢,政府應確立「以質代量」,整合學、訓、用、考四大面向;其次,我國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延後青年就業及婚姻時間,未來在技職教育部分,應加強宣導。
 陳揆說,產創條例規定應定期辦理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目前已有經濟部、交通部等六部會,針對二十項重點產業完成調查推估,未來政府將修改移民法與就服法,營造更友善工作環境。
 陳揆表示,對外籍人士來台工作及僑生攬才工作應分開處理,外籍人才應以供需調查結果為標準,如國內真有需求,應考慮放寬引進門檻。同時,可放寬來台留學生的實習年限,一年後若欲留台繼續工作,則應適用外籍人才相關規定。
 至於是否調降外籍人士在台所得稅率議題,經建會副主委單驥解釋,目前新加坡所得稅率二十%,台灣綜所稅率最高達四十%,造成高階人才來台誘因不足。
 依規定,外籍人士在台居留超過一八三天,或在台有戶籍等經常居住事實,就比照國人按累進稅率繳納綜所稅。

星期二

「賽德克•巴萊」溫哥華上映,導演魏德聖隨片登台


台灣史詩影片「賽德克巴萊」(Warriors of the Rainbow: Seediq Bale ) 訂於4月27日起在溫哥華、多倫多、紐約、華府、亞特蘭大、波士頓、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休士頓、達拉斯、夏威夷及芝加哥等北美戲院上映。導演魏德聖將於4月28日(週六)晚上7時在溫哥華Cineplex Odeon International Village Cinamas電影院隨片登台,與觀眾對話。次日上午轉赴休士頓。

「賽」片在台創下票房佳績,並獲得第48屆金馬獎多項大獎外,及進軍第84屆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前9強角逐名單之列。該片敘述發生於台灣日據時期「霧社事件」,居住霧社(位於台灣南投)的賽德克族於1930年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史實。魏德聖於2003年決定籌拍「賽」片,但因籌款不足而作罷。魏德聖隨後改導劇情片「海角七號」,於2008年上映,創下台灣國片最高票房紀錄。魏德聖於2010年重啟「賽」片拍攝計畫, 自最初發想到拍攝後製完成,計12年,實際拍攝時間10個月,耗資新台幣7億元。

「賽」片長達4.5小時,在台上映拆分為上下兩集,此次在海外上映則剪輯為2小時34分鐘版本。全片以賽德克語及日語為主,配以中英文字幕。

該片訂於4月27日至5月3日在溫哥華Cineplex Odeon International Village Cinemas(88 West Pender, 3rd Floor, Vancouver,BC, V6B 6N9 電話(604) 806-0799 )、列治文SilverCity Riverport Cinemas(14211 Entertainment Way, Richmond BC, V6W 1K4 電話(604) 277-5993)等二戲院上映。

「賽」片預告片請連結:http://warriorsoftherainbow.wellgomovies.com/press.php

星期三

僑外生留台工作 限制擬放寬

(世界新聞網記者葉小慧4月18日台北電 ) 台灣人才流失,延攬外籍白領專業人才成為救急方案。勞委會職訓局長林三貴昨天表示,最快下月初召開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討論優先放寬在台受教育的優秀僑生及外籍生,可免除兩年工作經驗限制。
行政院今天政務會談將檢討台灣人才流失問題,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將會出席。勞委會預定下月初召開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包括白領外勞人才鬆綁、重點產業放寬外勞聘雇等議題,都將端上桌討論。
林三貴表示,目前對在台受教育的優秀僑生及外籍生,規畫免除兩年工作年資限制,已有高度共識。至於薪資下限也配合下修,不得低於初任專業人員經常及非經常性薪資水準,估算平均約3萬5000元,相當於台灣中研院基本敘薪。
單純外籍白領人才部分,林三貴指出,參考日本、韓國都有工作年資限制,只是時間長短不一,新加坡雖沒有工作年資限制,但薪資門檻部分三個級距,最低一級約新台幣6萬8000元,遠比台灣來得高,台灣是4萬7971元,顯見薪資門檻「不是障礙」。
跨國勞動力政策協商諮詢小組也將討論放寬產業藍領外勞核配比率,據了解,政府希望支持重點產業及新增投資、新接訂單企業,放寬外勞聘雇,不同行業有不同外勞核配比率。政策協商諮詢小組由勞資學政四方組成,資方委員一直提議放寬外勞核配比率。
現行外勞核配比率,為2010年實施的五級制,分為35%、25%、20%、15%、10%,其中高汙染、高危險、骯髒的3K產業進用外勞比率,由原來的20%提高至全廠人力35%。至於民眾就業意願高的高科技製造業為10%。
油電雙漲,墊高企業經營成本,產業界再度出現要求政府擴大引進外勞的聲浪,林三貴表示,外勞政策主要在處理企業人力不足問題,而不是處理勞動成本,若因應成本增加而擴大引進外勞,「不用談國際競爭力」。

星期四

 【溫哥華訊】中國國民黨駐加拿大總支部於44清明節上午10時,在溫哥華市33街山景墓園舉行清明祭祖緬懷先僑。祭祀由汪漢宗主禮﹐甘偉民及徐新漢常委陪禮﹐何子海委員恭讀祭文。敬備三牲五鼎﹑花果醴酒拜祭英靈﹐並祈盼龍年社會和諧、平安吉祥。

此外﹐中國國民黨駐加總支部及域多利分部於42在維多利亞市來路屋墓園「黨魂碑」前﹐聯合舉辦清明春祭儀式緬懷先僑英靈。祭祀儀式由總支部常委甘偉民主禮﹑域多利分部常委周毅強陪禮﹐書記余志鵬恭讀祭文﹐禮生余多明﹐接著由總支部代表程振邦及分部代表周毅強獻花醴酒﹐全體與會同志向忠烈黨魂行鞠躬禮後禮成。

 

星期二


【溫哥華訊】中國國民黨中央海外部主任夏大明四月一日訪抵溫哥華時表示﹐海外各級黨部要健全組織及強化活動能力﹐擴大服務僑社工作。
夏大明主任及馬吳競選總部國際部總監﹑政大國際關係研究員甘逸驊博士是在三月底﹐代表中華民國執政黨赴渥太華參加國際民生聯盟會議﹐與來自各國代表就政黨競選交流經驗後﹐受到臺北駐加拿大代表李大維,﹑渥太華及多倫多僑社的接待與歡迎﹐並於一日飛來溫哥華時訪問中國國民黨駐加總支部。
夏主任在頒發總支部第卅八屆委員會委員當選證書後﹐代表馬英九主席對這次海外華僑及黨部全力支援完成連任中華民國總統﹐致上萬分的謝意與敬意。
在總支部主任委員汪漢宗主持黨務工作研討會及僑社歡宴中﹐夏主任勉勵同志們齊心協力服
務僑社﹑努力為永續建國與黨務發展而奮鬥。
其餘詳情請見加拿大多元文化中心資訊網http://mcccanada.blogspot.com/
圖為中國國民黨中央海外部主任夏大明(前排中)﹑政大教授甘逸驊(前左五)與駐加總支部常務委員及委員們合影。

國際民生會議 台代表抵渥京

(世界日報3月30日渥太華電)中國國民黨海外部主任夏大明(圖右一)和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馬吳競選部國際部總監甘逸驊教授(圖左一)3月28日專程從台北前來渥太華,代表中華民國執政黨參加國際民生聯盟會議,與來自各國的代表就政黨競選交流經驗。兩人抵達渥太華後,受到台北駐加拿大代表李大維招待早餐。兩人還於30日下午與渥太華30多位僑界人士舉行座談,講述馬總統最新的治國理念。
圖為李大維 (中)與兩位嘉賓合影。(中華民國僑務諮詢委員董天培提供)

 

國民黨中央組發會海外部主任訪多倫多

(星島日報4月6日多倫多訊)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發展委員會海外部夏大明主任和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馬吳競選總部國際部副總裁甘逸驊教授、日前代表中華民國執政黨、出席於渥太華舉行[國際民主聯盟會議 (IDU)] 、會後到訪多倫多、參加 [加東支部] 及 [大多倫多支部] 分別舉辦之黨務座談會。
夏主任在[加東支部黨務座談會]上、提出如何加強海外黨部與中央互動,指示海外支部應加強黨務法規以健全各分部組織、協助各分部活動等,並解答黨員的疑問。
會後出席由多倫多馬吳後援總會、加東支部及大多倫多支部聯辦歡迎晚宴,約百餘人出席。

星期六


(台北訊)針對媒體引用譚慎格近日發言,指馬總統稱「台美關係比以往好」是「報喜不報憂」,也指控馬政府「逐漸向中傾斜」。對此,國民黨發言人殷瑋表示,媒體刻意放大特定學者發言,已非首例,從民國99的ECFA議題至今,類似的模式與軌跡清晰可尋,人民都會一一檢驗。
媒體指「免簽證、TIFA等選舉期間被馬拿來炫耀的外交成績,根本是以馬英九著眼於自己選情的政治交易為基礎」。殷瑋對此表示,馬總統已一再表明,不論是選前還是選後,對美都沒有任何承諾;美牛相關議題中,AIT也公開聲明,馬政府對美並無承諾,做出承諾的是2007年的民進黨政府。部份媒體對此為何不置一詞?這樣刻意不呈現議題全貌的作為,是否公允,社會自有公論。
至於媒體與譚慎格指「馬總統執政以來,不斷向中國傾斜」,殷瑋也表示,「傾中賣台」之類的論調,從馬總統從政以來,已成部份陣營慣用的政治操作手法,人民依然以選票做出清楚抉擇。國民黨早已清楚舉證指出,從民國98年以來,部份媒體每每刻意放大特定學者發言,在與事實不符的基礎之上任意評論。如今部份媒體仍以類似手法進行種種不實的「戰略臆測」、「安全假想」,令人遺憾。
另外,針對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指所謂「一國兩區」馬英九總統作法「躁進」,殷瑋指出,國民黨已一再重申馬總統立場,兩岸關係定位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這是依中華民國憲法與法律規定而來,這樣的憲政架構已經維持20年,經歷李登輝、陳水扁兩位前總統,及至馬總統,都沒有改變,也沒有人賦予任何新的意義,何來躁進之說?
至於許信良稱許蔡英文的「台灣共識」,殷瑋表示,總統大選期間各界對於「台灣共識」已有許多討論,除了現行制度即已保障的程序性主張之外,並無任何實質內涵,也並無任何與大陸開展對話的基礎,比起馬總統「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開展兩岸關係,而這一中指的就是中華民國」,且已接受民意洗禮的立場,所謂「台灣共識」究竟有無可能實質幫助台灣務實面對兩岸關係?答案已相當清楚。
針對許信良與蔡英文都認為所謂「一國兩區」是台灣國內法問題,國內法不應該升高為兩岸政治議題,殷瑋提出兩點回應,第一、顯然許前主席與蔡前主席都清楚了解,「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是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及法律規定而來,如此則不應對馬總統在憲政架構下的兩岸關係定位立場恣意批評;第二、憲法本就屬政治性法典,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關係定位議題本就無法一分為二,由憲法規範兩岸定位問題,不但有理有據,且能彰顯中華民國主體性,鞏固中華民國,對台灣有利。 (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 101.03.31新聞稿)

星期日

【溫哥華訊】成立已多年的加西留台僑生聯誼會﹐自即日起更名為「加西留台僑生校友聯誼會」﹐其原來英文名稱維持不變﹕Overseas Students in Taiwan Alumni Association, Western Canada。
這項由來自全球各地畢業於台灣各大學的僑生校友組成的該會﹐在上週末召開迎春聯歡暨第七屆會員大會修改章程時﹐為符合實際需要由理事會提案獲全體通過﹕將該會更名為「加西留台僑生校友聯誼會」﹐其原來英文名稱維持不變。
17日召開的會員大會中還改選出新任11名理事及5名候補理事﹐並於25日複選中選出台大畢業的印尼僑生徐慶倫擔任新任會長﹐台大越南僑生劉振興及政大香港僑生何偉威為副會長。理事會並聘請政大印尼僑生的卸任會長徐新漢﹑台大新加坡僑生的前會長陳雅莉及政大馬來西亞僑生的前會長陳韶光為該會顧問﹐協助理事會發展會務。其他詳情請見該會資訊網﹕http://ostawecan.blogspot.com/

圖為加西留台僑生校友聯誼會迎春聯歡時合影﹐後排左二為新任會長徐慶倫。

星期五

溫哥華訊)中華民國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為提供加西地區各界及僑民更完善之服務,將自本(2012)年4月1日起遷移至新址辦公,新辦公室的地址為: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Vancouver,Suite 2200,PO Box 11522, 650 West Georgia Street﹐Vancouver, BC V6B 4N7。
台北經文處新址豐業大樓為市區的地標建
築之一。(世界日報記者呂惠萍/攝影)
該處所屬領務、僑務、新聞及文化各組仍將合署辦公,同時本處之聯絡電話(604-689-4111)、傳真號碼(604-689-0101)、電郵信箱(tecovan@telus.net)及網址(www.taiwanembassy.org /ca/yvr)搬遷後均維持不變。
該處辦公新址係根據各項業務功能及服務需求,規劃更為理想適當的使用空間。領務大廳除提供各項護照、簽證、文件驗證等領務服務外,另整合新聞組與文化組服務資訊,設立推展台灣文化、觀光、教育與國際醫療等資訊專區,提供各機關英文簡介及雜誌,以增進兩國文化經貿等交流。
另為便利僑務組更能發揮服務僑民之效能,已規劃完善獨立之辦公區間,包括會議室與接待室,以提供前來洽公之僑民更好的服務。
該處新址位於溫哥華市West Georgia Street夾Seymour Street之Scotia Tower第22樓,為溫哥華市中心最精華地段。Scotia Tower為溫哥華市中心辦公大樓地標之一,在The Bay百貨公司正對面,經由地下街與Pacific Center Mall及Sky Train捷運站連接。住在列治文方向之民眾搭乘Canada Line可在Vancouver City Center站下車後經由地下街直接到Scotia Tower,住在本拿比、素里方向民眾搭乘Expo/Millennium 線在Granville站下車後,亦可經由The Bay百貨公司地下街到Scotia Tower,民眾洽公將更為便捷。
該處搬遷至新址後受理申請護照、簽證及文件證明等領事業務仍為週一至週五上午9時至下午3時30分,取件時間為週一至週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

經文處4‧1喬遷 服務無縫接軌 
 記者呂惠萍溫哥華報導)中華民國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曾永光表示,4月2日周一上班,對外所有工作照常,服務將無縫接軌。
曾永光表示,駐溫哥華台北經文處於1991年設立,已使用21年的原有空間捉襟見肘,不敷使用。新址除較原有寬敞明亮,空間規畫更完整,交通位置亦四通八達,大樓地下直接連結捷運系統世博線(Expo Line)和加拿大線(Canada Line),以及太平洋購物中心,對於到經文處洽公的民眾更具便利性,將可提供各界更好的服務品質。

   曾永光表示,台灣的領務量每年 持續增加。(呂惠萍攝)

曾永光表示:「從2002年外交部三位同事開館、03年移民署和僑務組、04年新聞組,到09年文化組進駐,隨著僑民和加拿大的業務增加,以及商業貿易的開展,逐步的擴充,許多組原先分散在不同樓層,等現有樓層別的公司行號搬走才能承租,因此整體空間除不夠用外,無法作整體規畫,趁著此次租約到期找更適合的地點。」
新址係根據各項業務功能及服務需求,規畫合乎理想的使用空間。台北經文處副處長陳冠中為此次搬家計畫的總其成,陳冠中表示,未來領務大廳除提供各項護照、簽證、文件驗證等領務服務外,另整合新聞組與文化組服務資訊,設立推展台灣文化、觀光、教育與國際醫療等資訊專區,提供相關中英文簡介及雜誌,以增進兩國文化經貿等交流。
陳冠中亦提及,計畫將來能在領務大廳中設立台灣精品展示櫃,將台灣傲人的文化、藝術、旅遊及其他精品等在展示櫃中呈現。
新址將承租該大樓22樓整層,該樓層具四面景觀。陳冠中建議民眾,未來到新址申辦護照和簽證時,不只可以順便蒐集瀏覽台灣的資訊和精品,更可以眺望北溫的美景。
曾永光強調,此次搬遷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提供更好的服務,除了領務大廳,僑務組的空間也是這次搬家的規畫重點。曾永光表示:「過去僑務組空間不足,當僑領、僑民和僑生來訪時,待客不夠周到,搬遷後為便利僑務組更能發揮服務僑民之效能,規畫完善獨立之辦公區間,包括會議室與接待室,將會提供洽公僑民更好的服務。」

星期日



汪漢中(前排左四)、曾永光伉儷(左五)所有來賓切蛋糕慶生。(世界日報記者呂惠萍/攝影)
記者呂惠萍March 04, 2012 溫哥華報導) 中國國民黨駐加拿大總支部3日舉行慶生春宴,會中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曾永光代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英毅,頒發獎狀予總支部及陶笛家族為百年國慶活動所做貢獻;總支部常委主任汪漢中頒發感謝狀予義工,並邀約貴賓切蛋糕慶生。 近200位貴賓、會員及家屬與會,氣氛熱鬧。包括曾永光伉儷、僑務主任王映陽、溫哥華台灣貿易中心主任楊光明、台灣客家委員會諮詢委員鍾維和伉儷、本拿比市議員康安禮、學務委員賈美玲、溫哥華台灣客家會會長謝明珠、加西政大校友會會長徐新漢,華航溫哥華分公司業務經理羅俊琦及世界日報業務總監劉志雄等列席慶賀。
曾永光致詞表示,總支部長期熱心支持辦事處各項活動,無役不與、無會不到,尤其元旦升旗典禮風雨無阻,讓人感動。曾永光也提及,總支部所參與的「多元文化中心」,網站內容豐富,影音與文字兼具,更可從其中看到長期以來為僑社做了很多事。 
汪漢中向來賓拜晚年,特別感謝長期無私奉獻的義工,並在會中為新聘的中醫顧問朱國項頒發聘書、新會員頒發會員證,也為壽星發放幸運彩券。

曾永光處長(左四)代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英毅,頒發獎狀予總支部及   陶笛家族為百年國慶活動所做貢獻的義工。  (世界日報記者呂惠萍/攝影)

星期二

 (溫哥華訊)中國國民黨駐加拿大總支部訂於33日(星期六)中午12時﹐在華埠富大海鮮酒家(180 Keefer Street)舉辦慶生春宴,竭誠歡迎全體黨員攜眷參加。
訂位請電總支部聯絡電話604-638-3493604-377-5860,或親至537 Main Street 加拿大多元文化中心二樓辦公室辦理訂位。      

星期日

 
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曾永光(前中)﹑榮光會理事長王蓉強(前左三)邀集所有來賓向大家拜年。(世界日報記者呂惠萍/攝影)
記者呂惠萍February 19, 2012 列治文報導 )加拿大溫哥華榮光聯誼會18日舉行春節聯歡會,旅居大溫地區之國軍退除役官兵及眷屬近400人相聚,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曾永光、副主任李綺霞、僑務委員吳麗珍、中國國民黨駐加總支部主委汪漢宗、本拿比市議員康安禮及學務委員賈美玲出席同賀。
活動現場熱鬧非常,榮光聯誼會會員不乏年過70、80的老人家紛紛相偕而來,聯誼會理事長王蓉強致詞感謝「叔叔、伯伯和阿姨」在寒風細雨中遠道而來。

       王蓉強並報告在過去一個多月,和聯誼會副理事長劉凱航代表退輔會拜訪旅居大溫地區的42位榮民、榮眷和遺眷,「他們都是國寶,也見證了國家的歷史」。這些拜訪的過程都以影像紀錄,將會在「七七抗戰紀念」活動中播放。

       王蓉強特別介紹幾位在場,並曾經創造歷史的榮光會會員,包括黑貓中隊隊員,也是執行最多次U-2高空偵察任務的沈宗李、曾參與金門炮戰時期「轟雷計畫」的葛家瑗等。

      曾永光則對踴躍出席的榮民榮眷表示,看到溫哥華榮光聯誼會組織的龐大、健全及和樂印象深刻,也感謝聯誼會所有成員的支持。康安禮及賈美珍在上台拜年之餘,不忘邀約大家在春天到本拿比逛公園、看櫻花。

      之後集體團拜式在賀鳳鸞的「我是一片雲」的優美歌聲中拉開序幕。

星期一

春節民俗文化營 130華青歡聚
  愛正中文學校主辦迎壬辰龍年

【多倫多訊】為迎接2012壬辰龍年的到來,由台灣僑務委員會贊助、台北文化中心協辦、愛正中文學校主辦的「春節民俗文化營」活動﹐昨天(5)全天於該中心熱鬧展開,計有1306歲至15歲的華裔青少年參加。
當日出席嘉賓包括駐多倫多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組長洪松暉、台北文化中心
主任劉惠芬、多倫多市教育委員陳聖源﹑多倫多教育局課程總監Sue Pfeffer
持續教育部門總監Janice GillespieA.Y.Jackson中學校長Boyd Bugden、國際語
言課程經理Jolly Yang、前課程經理Fani Papadopoulos及愛正中文學校創辦人趙
瑜、永久名譽校董黃明月、夏美真等。
台北文化中心主任劉惠芬代表僑委會向大家賀歲拜年,並表示這項富有文化薪傳意義的活動,以春節民俗研習為主軸,有助於加深海外學子對農曆新年民俗文化之認識,自2004年首次舉辦以來,年年推陳出新,深獲家長及學員一致的肯定與好評。

愛正中文學校校長張近中表示,愛正中文學校在1972年成立,為當年多倫多第一所用國語教學的中文學校,40年來在僑委會、該校董事及社區人士、團體長期鼎力支持下,教職員們不斷努力改革創新教學方法,致力於華文教育與中華文化之傳承;本次應台北文化中心邀請舉辦春節民俗文化營,亦是本對回饋社區及傳揚中華文化的奉獻及努力。多倫多教育局的代表致贈愛正中文學校獎牌,表彰該校對推展中文教育的貢獻,現場嘉賓並共同切蛋糕祝賀該校40周年。
始業式中特別請到飽學風趣的著名國畫大師、多倫多名票友章天柱老師主講「龍年話龍」,介紹龍畫的演變,主辦單位並特別請來專業龍獅團體進行精彩的舞龍舞獅賀年傳統民俗技藝及功夫表演,熱鬧精彩的演出讓小朋友充分體驗到傳統年節的歡樂氣息。



星期日


【溫哥華訊】上(12)月履新的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曾永光﹐129下午五時應邀到華埠緬街537號拜訪中國國民黨駐加拿大總支部﹐受到主任委員汪漢宗及全體委員們的熱烈歡迎。
曾處長並在總支部於花園酒樓的圍爐聚餐中向大家拜個晚年﹐派給廿多位委員們紅包﹐祝賀大家龍年行大運﹐個個龍馬精神﹑心想事成。
汪漢宗主委表示﹐中國國民黨駐加總支部及加拿大多元文化中心定33中午12時在華埠富大酒樓舉行新春餐會﹐當場邀請曾處長及夫人蒞臨同樂。

圖為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曾永光(前排中)與中國國民黨駐加總支部主任委員汪漢宗(前排右起第三)及全體委員們合影留念。


星期一

2012年馬英九總統農曆春節除夕談話

http://msn.huanqiu.com 2012-01-16 07:33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記者李亮報導,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已於14日在臺灣“總統”大選勝出,成功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美國白宮在選舉結果公佈後發表聲明,對馬英九表示祝賀,還稱兩岸的和平穩定對美國具有深遠的重要性。
  法新社114報導稱,白宮在選舉結果公佈之後發表聲明,對馬英九及臺灣民眾表示祝賀。
  “我們祝賀馬英九的再次當選,祝賀臺灣人民成功舉行了總統及立委選舉。”白宮在聲明中稱,“通過過去數十年民眾的辛勤工作及經濟與政治的發展,臺灣已被證明是亞洲偉大成功故事中的一個。”
  聲明還稱:“海峽兩岸和平、穩定和日漸改善的關係對美國具有深遠的重要性。我們希望兩岸近些年採取的、建立海峽兩岸關係的卓越努力可以持續。”

星期日

馬英九連任成功 友國賀電拚速度

  • 2012-01-16 13:49
  •  
  • 新聞速報
  •  
  • 【台灣醒報/陳昭妤】

    總統馬英九連任成功,許多邦交國包括太平洋索羅門群島、帛琉、吐瓦魯、諾魯四大邦都透過外電致賀,外交部今天也舉行說明記者會,由代理部長董國猷向他國的駐台大使解釋今年選情。會中不少大使相當關心馬英九連任後有無特別的政策與方向。對此,董國猷表示,馬英九會接續先前的經濟、外交政策,以維持兩岸和平為前提,穩定發展國際關係。   

今年的總統大選引發國內外關注,不僅來台採訪的外媒超過7百人,在馬英九宣布連任成功後,邦交與非邦交國皆捎來賀電,肯定台灣的民主。英國外相海格在台北時間1月14日晚間11時12分發表聲明,祝賀馬英九連任,並在賀電中表示,台灣舉行的總統暨立法委員選舉,見證台灣民主政治的蓬勃發展,期盼兩岸持續透過對話,能漸漸化解歧見。
    加拿大外交部長白鄂德(John Baird)則於大選結束當天就發表聲明大讚台灣的民主。賀電表示:「台灣平順且有秩序的總統及國會選舉,再次展現台灣民主的力量。對於加拿大的祝賀,外交部也回應表示,近來台灣與加國關係持續提升,雙方已簽署青年交流(打工度假)瞭解備忘錄,加拿大也已給予我國免簽證待遇,期望未來能有更多樂觀發展。
    至於311大地震後,和台灣關係進展神速的日本,則透過外務大臣玄葉光一郎表達祝福。他指出,此次的台灣選舉象徵民主已深植台灣,期待兩岸能繼續以直接對話的方式,和平解決歧見。日本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今井正則派了事務所的副代表佐味祐介、總務部長岡田健一親赴馬吳競選總部致送賀函,表達祝福。
    而外交部在今天舉行的記者會中,也邀請邦交國與非邦交國大使與會,除了說明本屆總統選舉的得票率和立委席次外,代理部長董國猷也為馬英九背書,強調即使內閣改組,未來仍會延續現有的兩岸和國際政策,以和平為優先,穩定發展外交和經濟。    
藍綠陣營 幾家歡樂幾家愁

(世界日報記者陳元誠January 15, 2012溫哥華報導)台灣大選結果於本地時間14日凌晨4時30分揭曉,代表中國國民黨的馬英九與吳敦義以近80萬票領先民進黨的蔡英文與蘇嘉全,由於選前雙方勢均力敵,吸引大溫藍綠陣營徹夜觀戰,在結果出爐後幾家歡樂幾家愁。
中國國民黨駐加總支部於上午10時舉辦慶功會,近20名黨員到場慶祝馬英九總統連任成功,主委汪漢宗的心情特別好,他在選前就表示信心滿滿,但還是一直等到馬英九發表勝利感言後才去睡覺,接著就趕來和大家開香檳慶祝。
為了能讓無法返台投票的黨員感受選舉的熱鬧氣氛,汪漢宗13日晚間邀請大家到他家觀看台灣大選的直播相關報導及開票情況,大家圍在一起討論選情的氣氛不亞於台灣現場。他說選舉結果是預料之中,眾望所歸。
中國國民黨駐加總支部開香檳慶祝馬英九總統連任成功,中為主委汪漢宗。(記者陳元誠/攝影)
溫哥華馬吳後援會會長馬玉駿也邀請多位馬吳支持者到家中觀戰,剛開票時國民黨與民進黨的得票數不相上下,但所有人仍氣定神閒等待最後結果,並相信馬英九一定會成功連任,只是贏多贏少的問題而已。
馬玉駿表示,當馬吳的領先票數達30萬的時候,他就說最後一定會超過50萬票,最後結果果然如此,一路將領先差距擴大到75萬票,雖然大家離開時外面下起了雪,氣溫零度以下,但相信所有人的心裡都是熾熱的。
溫哥華台灣同鄉會理事長江文基也徹夜觀戰,隨著蔡蘇的落後差距愈來愈大,他的心情是愈看愈沉重,不到4點就上床睡覺,起床後還是不能接受為什麼民進黨在南部贏那麼少,在北部又輸得那麼多,只好開始一天忙綠的工作來沖淡失落。
他分析,這次大企業老闆紛紛跳出挺馬吳,的確對蔡蘇造成不小衝擊,加上中國方面在選舉期間沒有大動作,細膩的手法更助長選民認同馬英九的兩岸政策。
前民進黨新竹黨部主委林聖崇也說,蔡英文沒有足夠時間說清楚她的「台灣共識」是敗選主因,他雖然失望,但尊重台灣選民的選擇。他指出,台灣經濟目前已經有四成與中國市場掛勾,他擔心馬英九仍會一意孤行傾中經貿政策。


台灣大選 加國主流媒體廣泛報導

【世界日報January 15, 2012 溫哥華訊】
環球郵報14日在網站上專文報導馬英九總統當選連任。(取材自環球郵報網站)
環球郵報14日在網站上專文報導馬英九總統當選連任。(取材自環球郵報網站)
台灣大選結果牽動兩岸及中美台關係,引發國際關注,隨著馬英九連任總統成功,本地主流媒體亦廣泛報導,並普遍認為台灣選民選擇繼續與中國大陸維持友好關係。
馬英九以近80萬票的優勢獲得連任的大選結果出爐後,本地主流媒體也顯著報導,環球郵報(The Globe & Mail)以「台灣選民選擇維持與大陸關係」為題,報導台灣大選結果。
報導指,北京樂見馬英九連任成功,對美國而言也可鬆一口氣,因為美方一直擔心蔡英文若當選,兩岸關係可能再度出現緊張。但馬英九得票率低於上屆也顯示,許多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發展過快感到憂慮。
溫哥華太陽報(Vancouver Sun)選前即大篇幅報導北美台灣僑民返台投票盛況,並細數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台灣政壇的恩怨糾葛。
太陽報14日再度報導馬英九勝出消息,並指選舉結果顯示民眾「審慎的」支持馬英九對中國所採取的政策。
加拿大電視台(CTV)也報導馬英九在勢均力敵的選戰中連任,台灣將繼續執行其對中國友善(China-friendly)的政策。報導指中國與美國都樂見兩岸繼續維持友好關係,但許多台灣人民擔憂過度傾中將讓台灣的「實質獨立」(defacto independence)地位難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