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世界日報記者周思/October 11, 2015溫哥華報導】溫哥華僑界10日舉辦慶祝中華民國104年雙十國慶升旗典禮暨茶會,近300位僑胞齊聚加拿大多元文化中心,高唱中華民國國歌,伴隨著國旗歌注視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冉冉升起。
由於下雨關係,升旗典禮上午1010分在多元文化中心禮堂舉行,駐溫哥華台北經文處長莊恒盛、副處長陳冠中,中華民國國策顧問前僑務委員長吳英毅,僑務委員柯江忠、吳麗珍、陳立興,中國國民黨加拿大總支部主委盧定平,本拿比市議員康安禮、Paul McDonell、學務委員賈美玲,僑務顧問王美琴、徐新漢等出席儀式。
升旗儀式結束後,多元文化中心還舉辦了切蛋糕儀式,唱生日歌,並由溫哥華陶笛家族表演樂曲演奏,莊恒盛代表大會向表演團體頒發了感謝狀。
之後盧定平與莊恒盛先後致詞。盧定平更鼓勵僑胞在19日的聯邦大選中投票,行使民主的權利。


慶祝中華民國104年雙十國慶,溫哥華千名台灣僑胞、僑團、三級政府代表等共襄盛舉。圖為全體與會貴賓大合照。(記者倪怡婧/攝影)
【世界日報記者倪怡婧/October 11, 2015溫哥華報導】為慶祝中華民國104年雙十國慶,溫哥華僑學界10日晚在華埠富大海鮮酒家舉辦盛大晚宴,逾千僑胞共襄盛舉,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莊恒盛伉儷、副處長陳冠中偕同多位組長出席,多位三級政府代表亦到場祝賀。
列席的三級政府代表包括:聯邦長者事務國務部長黃陳小萍、省新民主黨黨魁賀瑾(John Horgan)、新民主黨省議員尹大衛(Davie Eby)、自由黨省議員亨特(Marvin Hunt)、溫哥華市議員雷健華、惠綺文(Andrea Reimer)、列治文市議員區澤光、本拿比市議員麥唐諾(Paul McDonell)、康安禮、王白進等,以及多名聯邦大選候選人。 
莊恒盛在致詞時指出,過去60多年,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勵精圖治,把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真正落實,台灣人民以此為傲。他並感謝本地僑胞及三級政府代表,為台灣與加拿大兩地關係的平穩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莊恒盛說,台灣的發展以及在海外形象的提升,離不開僑胞的積極努力。他寄望所有僑民能繼續為中華民國的繁榮發展盡一分心力,讓兩地關係更加緊密。
到場的三級政府代表也紛紛上台送上祝福,肯定多年來兩地在文化、貿易、旅遊等方面關係密切,發展快速,未來希望雙邊關係更上一層樓。黃陳小萍說,加拿大向台灣開放免簽入境政策,是雙邊關係發展的最好的說明,現在有很多台灣僑民貢獻在加國社區、經濟等各個領域。

賀瑾、亨特、麥唐諾等更在台上大秀中文,賀瑾更用中文高喊「我愛台灣」,獲得台下觀眾歡呼不斷。千人宴當晚除了美食招待,還有舞蹈、歌曲、合唱等文娛節目助興,場面氣氛熱烈。
【世界日報記者劉煥宇October 12, 2015素里報導】享譽國際的台灣歌仔戲明華園劇團總團11日晚在素里Bell演藝中心演出。正逢雙十節慶加感恩節,主辦方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及白石台灣同鄉會特別在演出地址布置台灣市集,為加西的台灣鄉親過個快樂雙節。
台灣市集設於演藝中心廣場,有約20家攤位,包括遊戲、抽獎、陶笛家族、萬聖節化妝照相等。還有穿著皇上、格格等古裝的人在市集上行走、與民眾合影。世界日報也特設攤位免費贈送出版刊物。
不只台灣鄉親,現場也有許多老外特地前來享受受濃濃的台灣文化、參與好玩的遊戲。白石居民Jimmy Ockey6年前曾到過台灣,喜歡那裡的美食及購物環境,對101大樓印象深刻,今天特別攜同夫人和孩子過來體會台灣傳統文化。
白石台灣同鄉會會長高淮河表示,明華園能來訪非常不容易,是該團成立86年第一次訪問溫哥華,由當家小生「傳統藝術無敵小生」孫翠鳳親自率團,光道具就有3000公斤,都是手提行李箱運送,計畫在美加12個城市巡演,溫哥華是第十站。
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莊恒盛對明華園的到來表示歡迎。明華園的行程很趕、很辛苦,將台灣最好的傳統文化帶來給海外僑胞並發揚至全世界。
本次演出還有一位「意外嘉賓」到場——國防部長康尼(Jason Kenny)。康尼用中文向台下逾千觀眾問好,並用中文說出「歌仔戲」及「明華園」。他說十分高興明華園將歌仔戲帶到加拿大,展示台灣傳統文化。他很感激在加的台灣人民,讚賞台灣的自由、民主、人權之成功。
演出開始前,孫翠鳳在現場講解歌仔戲,並積極與觀眾互動,引得觀眾笑聲不斷。當晚共演出《鴛鴦槍》和《護國將軍》文武兩齣戲。

星期六

    [台北電]雙十國慶大會今天登場,包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等人均出席。對此,馬英九總統在發表演說時特地強調,這代表了不分朝野都認同、支持中華民國,令人欣慰。
    馬英九總統伉儷今(10)日上午出席在總統府府前廣場舉行的「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104年國慶大會」,總統並以「和平繁榮 永續臺灣」為題發表演說。
    總統談話全文為:
    一、國家生日意義深遠,七年努力成果豐碩
    今天是民國104年的國慶日,讓我們一起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今天,我國朝野政黨的領袖,都出席了國慶典禮,令人欣慰。我希望這代表大家無分朝野,都認同中華民國、支持中華民國
    今年的國慶日,還有特別的意義。今年是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週年。70年前,全國軍民在國民政府的領導下,擊敗了強敵、挽救了國家、光復了臺灣、幫助了盟軍,贏得了二戰。我們今天在這裡歡慶國家的生日,不要忘記在過去120年當中,無數先烈先賢-包括許多來自臺灣的抗日志士與抗戰英雄-所付出的生命與熱血,才能讓我們今天在臺灣享有自由、安定、與繁榮的生活。
    七年來,雖然政府全心全意為臺灣打拚,但是還是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與一些誤解,我們還是必須說明。
    七年來,我們捍衛臺灣的自由民主。美國「自由之家」評定:不論人民的政治權利或公民自由,我國都與先進國家一樣,屬於自由國家。
    七年來,我們實踐社會公平。照聯合國統計,臺灣「性別不平等指數」是全球最低的前五名。儘管貧富差距仍然不小,但我們的所得分配持續改善。從民國90年史上最高的家戶所得差距6.39倍,降到了去年的6.05倍,個人所得差距則降到3.98倍,更是14年來最低。我們已經實施回饋稅與兩稅合一減半扣抵,以改善所得分配並促進財政健全;我們即將實施房地合一實價課稅,以實現居住正義,這些都是重大改革。此外,政府已專案提供近6,400億元優惠貸款及16億元利息補貼給20萬戶購屋的家庭;提供81億元的租金補貼,給超過22萬戶租屋的家庭。加上其他措施,總計政府為67萬戶家庭支出總金額達到近440億元,這是歷史的新高,超過七年前的16倍,受惠家庭數則是22倍。
    七年來,我們大力推動社會福利。我們鼓勵生育,提供305億元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給34萬年輕夫妻;去年全臺新生兒也突破21萬人,是十年來的第二高;我們放寬標準,納入補助的弱勢人民,從26萬擴大到70多萬;我們推動二代健保,讓這個全球頂尖健保的財務更穩健,大多數人的保費不漲,鎖卡人數從96年的近70萬減少到現在的不到4萬,落實弱勢照顧。國民年金保險與勞保年金開辦6年了。《長期照顧服務法》已完成立法,《長期照顧保險法草案》也送到立法院,為長輩提供更周延的老年生活保障。
    七年來,我們打造了更能安居樂業的環境。我國治安良好,高居世界第二,受到國際社會肯定。犯罪發生數下降了四成,破案率上升11個百分點;酒駕死亡人數下降七成;詐騙案件損失金額減少八成;自殺人數大幅下降,已退出十大死因之列;去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更是20年來最低;我國防制人口販運的績效在美國國務院評比中,連續六年維持世界第一級。
    七年來,政府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從98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實施後,政府推動「千架海陸風力機」、「陽光屋頂百萬座」等政策,使我國太陽能光電的裝置容量五年來成長65倍,發電量成長了53倍;風力發電裝置容量成長1.7倍,而發電量成長2.7倍。這些成果為臺灣邁向綠能低碳環境奠定良好基礎。但是,目前這些再生能源穩定度較低,無法成為基載電力的來源,未來,政府仍然應該在節能減碳的前提下,尋找出臺灣的「最適當能源組合」,全力節能減碳。今年6月,《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通過了,讓我國跟上全球減碳趨勢。
    七年來,我們用心拚經濟。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世界競爭力年報》,七年來,中華民國的全球排名總平均是11.5名,這是20年來最好的成績。今年7月,美國《全球金融》雜誌公布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我國排名全球第17名,高於德國、英國、法國、日本以及韓國。勞工基本工資連續五年調漲,漲幅接近16%;實質薪資去年成長2.36%,今年上半年成長約4.4%,都是亞洲四小龍最高;我們失業率降到3.73%,是15年來最低;物價相對穩定,在四小龍中最低。而「2014年全球痛苦指數」排行,在108個國家中,臺灣名列第四低。
    為因應當前經濟不景氣,兼顧國際產業發展趨勢與臺灣出口導向的特性,我們加速推動「創新驅動」的新經濟模式;並以物聯網為核心,結合雲端、大數據、電子商務應用的「生產力4.0」產業策略,以「系統整合與商品服務」為出口的新藍海,促進臺灣產業升級與經濟轉型。
    二、兩岸和平廣受支持,國際空間大幅開拓
    七年多來,我們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將臺灣海峽從東亞的戰爭熱點,轉變為和平大道,贏得國際社會普遍肯定。「維持現狀」已經成為臺灣共識;在座朝野政黨的領袖,也都不約而同支持「維持現狀」,確實相當難得,這也再次證明政府七年來的兩岸政策,不但沒有「親中賣臺」或「矮化主權」,反而成為民意的主流。
    這七年多來,兩岸簽署了23項合作協議,主管兩岸事務的首長會面多達5次並互稱官銜;陸客來臺累計超過1,400萬人,去年一年就接近400萬人,成長10多倍;來臺陸生從823人增加到33,000人,成長40倍;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後,節省關稅超過25億美元,我方對大陸出口增加,受惠廠商有一半是中小企業;外銷大陸農產品更出現史上第一次順差,而且年年擴大。但臺灣對大陸出口的依存度,反而因為我們有效分散出口市場而下降。兩岸目前正處於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和平繁榮的時期,與民國97年以前那種衝突對立的「現狀」,完全不同。
    在國際關係方面,我們七年多來努力扮演「和平締造者」與「人道援助者」的角色,也開花結果。我們先後在101年與今年提出「東海和平倡議」與「南海和平倡議」,與日本簽訂《臺日漁業協議》,有效解決40年的釣魚臺漁業糾紛,達成「主權未讓步、漁權大進步」的目標;同時,我們與菲律賓也達成海上和平執法、事前通報、儘速釋放等共識。從海地到日本,從菲律賓到敘利亞、從西非到加勒比海、從尼泊爾到薩爾瓦多,從伊拉克到瓜地馬拉,我們提供各種救援物資、捐款或服務,哪裡有大災難,我們的人道援助就送到哪裡,這都讓受惠國人民感念在心,也讓國際社會刮目相看。
    各位鄉親父老,七年來國際環境變得友善,兩岸關係的改善是主要因素,臺美關係的提升就是見證。兩岸之間,不再進行惡性競爭,擺脫了「支票簿外交」等負面的國際觀感。這是因為我們以創新的思維,同時處理「兩岸」與「國際」這兩組關係,創造出了一套嶄新的「活路外交」。兩岸關係越平穩,我們越有條件推動「目的正當、過程合法、執行有效」的援外政策,受到國際社會的尊敬與讚許也越多,這是一個互惠雙贏的良性循環。
    我國已經連續七次以適當名稱、正式身分、部長層級、平等待遇、直接聯絡等方式,參加睽違3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我們也參加了睽違42年的「國際民航組織」大會,加入了世貿組織架構下的《政府採購協定》,這都是過去未能做到的。民國99年,我們與大陸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100年至今,我們與日本簽訂《投資保障與促進協議》等25個協議;102年3月,我國與美國恢復在《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之下的協商;7月與紐西蘭簽訂《臺紐經濟合作協定》,11月與新加坡簽訂《臺星經濟夥伴協定》,這些發展,每一項都是突破。未來,我們還要加入剛剛完成談判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加速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七年來,中華民國的國際形象變好了,我國觀光客更受到世界各國的歡迎。從民國86年到我上任前的96年,全球只有54個國家與地區,給予我國人民免簽證、落地簽證或簽證便利,而現在已經擴大到153個,增加了99個,這是空前的成長;境外旅客也更喜歡來臺灣,去年已經達到991萬人,是我上任前的2.6倍,成長率全球第二,創造超過4,000億臺幣的觀光收入。這些也是前所未有的。七年前,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彼此原是惡性循環,我們把它扭轉為良性循環!現在,臺灣多數人要維持的是什麼樣的現狀?就是這個良性循環的「現狀」!
    三、兩岸現狀維持不易,盼後人延續目前作法
    我們在兩岸關係獲得了可觀的成果,但是,這個現狀,未來能夠維持嗎?坦白說,我確實很憂慮。因為維持現狀不是從天而降,不能視為當然。兩岸關係必須堅持原則,才能維持現狀;一旦偏離原則,現狀就會改變,又回到七年多前兩岸關係停滯、國際關係生變的困境。
    以下就是兩岸關係七年來得以維持現狀的五項原則:
    第一、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這是有近八成民意支持的「臺灣共識」。
    第二、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這是由臺灣提出、大陸接受、有五成以上民意支持的「兩岸共識」。
    第三、「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交流原則。
    第四、「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協商原則。
    第五、「對等、尊嚴、互惠」的互動原則。
    這五原則當中,又以第二個原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最為重要,因為從23年來「九二共識」的歷史觀察,兩岸關係與「九二共識」,彼此相合則旺,相離則傷,相反則盪。而「九二共識」的依據就是我國憲法,我方表達的「一中」當然就是中華民國,絕不會是「兩個中國」、「一中一臺」、或「臺灣獨立」。過去七年,我們依據「九二共識」所推動的兩岸政策,有效維護臺灣尊嚴,促進兩岸合作,成功創造了臺灣多數人支持的現狀。如果沒有「九二共識」,維持現狀就只是一句口號、一句空話,不可能具體落實,也不可能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剛剛提到的「臺灣共識」與「兩岸共識」,就是讓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產生良性循環的基礎,如果下一任總統願意沿用,兩岸關係將繼續和平繁榮。事實上,不論哪一位當選總統,就職時依據憲法第48條宣誓,誓詞第一句就是「余謹以至誠,向全國人民宣誓,余必遵守憲法」。因此,一位中華民國總統,接受依據中華民國憲法達成的「九二共識」,合憲合法,合情合理,有什麼困難呢?
    大陸當局最近就抗戰歷史提出「共享史料、共寫史書」的建議,我們抱持開放的態度。我們願意在「對等互惠」、「檔案公開」、「不設禁區」、「自由研究」的原則之下進行,並且不排除外國學者專家的參與。我們相信雙方如能誠實面對歷史,將拉近兩岸人民距離,有助兩岸和平發展。
    四、結語
    各位鄉親父老,在我任內,兩岸關係越來越和平穩定。但是,在國慶日的今天,我特別說出我的憂慮,一方面基於國家領導人的責任,二方面也是基於我對臺灣的熱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有必要在這個重要的場合,讓所有國人明白,臺灣將會面對什麼樣的未來,以及如何因應的方法。
    各位鄉親,政府執政,就像是建築一條公路。我們的進度或許不夠快,但我們方向正確、計畫完整、基礎扎實,讓後人一上路就能大步向前。我相信,只要臺灣能堅持走這條正確的道路,我們現在享有的和平繁榮現狀就一定能繼續下去。
    現在,請大家和我一起高呼:
    中華民國萬歲!
    臺灣民主萬歲!
    謝謝大家。

    經文處處長莊恒盛伉儷邀請所有政要貴賓舉杯,慶祝中華民國104年國慶。(經文處提供)
    【世界日報記者陳威麟/October 10, 2015溫哥華報導】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9日在溫哥華會議展覽中心(Vancouver Convention Centre)舉辦中華民國104周年雙十國慶酒會,多位三級政要、僑社代表及企業代表逾千人歡聚共慶,場面十分熱鬧。

    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吳英毅,以及率領「明華園戲劇總團」來溫展開國慶文化訪問的前國策顧問孫翠鳳亦到場參與,還有本地三級政府代表30多位,包括聯邦參議員金妍兒、國會議員梅麗喬、卑省新民主黨(NDP)黨魁賀謹、省議員白恩赫、周行勵、尹大衛、芮梅、賴賜淳、申才炅、冼崇山等。
    另外溫哥華代理市長雷健華帶領多位市議員,,列治文市長馬保定(Malcolm Brodie 及市議員區澤光,本拿比多位市議員與高貴林市長穆爾(Greg Moore)、蘭里鎮市長福勒澤(Jack Froese)、滿地寶市市長柯雷(Mike Clay)、希望鎮市長維克多(Wilfried Vicktor)、乃磨市長麥凱(Bill McKay)也都出席盛會。
    莊恒盛致詞表示,中華民國自建國以來,在海內外同胞共同胼手胝足努力下,已經發展為備受肯定的現代化國家。
    他還說,中華民國與加拿大享有許多共同價值,都是自由、民主、重人權、講法治、充滿志工精 神及公開透明的公民社會,在經貿交流方面,去年雙方的雙邊貿易額將近55億美元,台灣目前是加國的第12大貿易夥伴,在亞洲各國中排名第5,在雙邊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完成「避免雙重課稅協議」談判,希望未來能儘速啟動「投資保障協議」及簽署「經濟合作協議」,同時也希望「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重要成員國的加拿大,能支持台灣順利加入TPP,使台加經貿關係更為提升,並創造互利雙贏。
    在僑民服務方面,莊恒盛提到在過去一年間,在加西僑民數量最多的卑詩省及亞省,均已和台灣完成兩國人民互惠免試換取駕駛執照,再加上許多多元的文化交流活動,都替兩國間的往來開創新頁,未來台加兩國的關係更充滿無限機會與潛力,往後將繼續與海外僑民共同努力。
    莊恒盛伉儷隨後便邀請所有政要貴賓舉杯慶賀,現場弦樂隊亦演奏多首台灣名曲,酒會氣氛相當熱絡。




    星期一


    【溫哥華訊】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10月又出版一本新書唐人夢2”本書集錄旅加華人梁逸波先生過去五年來針對社會時弊所抒發的文章,見解精到、深刻分析,表現出對中國人民的期許,對中國前途的信心,以及對傳統思想的省思,充分詮釋了梁逸波對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所帶來遠大的政治抱負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梁逸波先生在《自序》中說﹕本書內容是我個人的對當前時勢的感想和對國人前途的希望;首先我要多謝各位前輩長者之支持和鼓勵,感謝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徐新漢會長之協助和支持、感謝僑務顧問周毅強(步發)先生之鼎力協助和支持,還有各位友好之熱情鼓勵﹐致使《唐人夢第二冊》順利誕生。
    本書名字叫做唐人夢2”。我在第一本開頭就寫有一夢想:中國經歷百多年的積弱,經歷六十多年的分治,終於艱難地走出「九二」共識,所有海外的唐人都希望兩岸和平友好合作共赴國富民強,洗脫過往「東亞病夫」之耻辱。本書的宗旨是擺事實講道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還原歷史,中國文化之延續性,就是根據歷史事實,中國之興起都是本國文化之偉大,中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中國幾千年的政治生態,現在已是合的時機了!
             唐人夢2”是由 漢世紀數位文化EHGBooks出版社出版﹐可在下列全球各地訂購印刷書或電子書﹕

    美國印刷書


    美國電子書


    英國印刷書


    英國電子書


    法國印刷書


    法國電子書


    德國印刷書


    德國電子書


    西班牙印刷書


    西班牙電子書


    義大利印刷書


    義大利電子書


    巴西讀者市場


    日本讀者市場


    澳洲電子書


    墨西哥電子書


    加拿大印刷書


    加拿大電子書


    金石堂書店(中港澳讀者)


    三民書局(學術界、圖書館)

    ·          

    星期五

     [溫哥華訊]加拿大多元文化中心及加西大鵬聯誼會,926 聯合舉辦了Potluck聯誼會歡慶中秋,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冠中、僑務副主任黃儷萱、社團首長與僑胞們計一百五十人都來到中心歡度佳節。
    多元文化中心主任盧定平表示,中秋節在傳統上是親人相聚時,也藉此緬懷民俗驅逐韃子的民族故事;經文處副處長陳冠中則感謝主辦用心,安排大家齊聚共渡中秋節。期盼健康講座方法要力行,大家健康,支持國家的力量也強。
    在這個團聚同樂的日子,加西大鵬聯誼會理事長李鐵英特別分享了有關自然醫學方面的知識,幫助朋友們從自身做起,透過幾個簡單的方法,提升免疫力增進健康,幾個簡單好用的秘訣,朋友們立即在場一同體驗,獲益良多。
    隨後朋友們分享所帶菜餚,主辦單位分發月餅,多元文化中心同時也展出書法班老師李建華畫作,中秋活動氣氛愉快而溫馨。


    [台北訊]旅加拿大中央評議委員程國強下月初將度八十大壽,又欣逢加入中國國民黨六十周年紀念,夫人張小筠女士特提前約請少數好友為其暖壽。計到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長蒙天祥﹑中華民國青溪新文藝學會理事長姚家彥及兩會常務理事王賢忠﹑鄧譪梅吳東權李殿魁鄭向恆等多人。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以程國強六十年來忠黨愛國始終如一,特由總統馬英九致送「壽」軸,吳敦義副總統致贈「福」軸,黨主席朱立倫題字祝賀。
    被聘為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顧問的程中評委表示﹐將一本初衷為黨奮鬥奉獻,為明年的國民黨總統大選勝利而努力。同時對於黨的領導及敬老尊賢的氣度表示敬佩。
    ( 圖為祝賀賓客同攝)

    星期日





    【世界日報記者周思September 13, 2015溫哥華報導加拿大多元文化中心12日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演唱會,邀請到溫哥華遠道合唱團表演12首抗戰歌曲,吸引近300名觀眾,其中不乏許多家長和小朋友,現場分發的歌單中還附有歌曲背景的解釋說明,讓到場觀眾更深入了解抗戰歌曲背後的意義和故事。
    溫哥華遠道合唱團在團長康幼琳的指揮下,共進行了包括城南送別、歌八百壯士、黃水謠、熱血等12首抗戰歌曲的合唱表演。由鋼琴師彭憶芬、大提琴師徐虹華和長笛師盧定京共同伴奏,歌聲時而激昂,時而沉重,表達著對抗戰時犧牲的先烈的懷念之情。
    加拿大多元文化中心總監汪漢宗表示,舉辦演唱會的目的是紀念抗日勝利70周年,希望後代子孫可以銘記這段歷史,藉由這場紀念演唱會,正視歷史,忘記仇恨。遠道合唱團一直有練習和表演抗戰時期的歌曲,本來暑假是休團時間,這次為了紀念抗戰特意加練幾首,呈現豐富精采的演出。



    駐溫哥華台北經文處處長莊恆盛伉儷、僑務組主任楊修瑋及副主任黃儷萱、僑務委員吳麗珍等到場支持。現場觀眾還有老兵的後裔和家長帶來的小朋友。汪漢宗表示,希望藉由場內發放的資料,透過家長向小朋友解釋,讓小朋友了解這段歷史。




    星期五

    星期四

    星期五

    [世界日報記者周思/2015/9/4列治文報導]溫哥華僑界代表3日晚在列治文舉辦歡送餐會,為駐加拿大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令狐榮達餞行,並慶賀其榮升,來自本地僑團、台商等近300名代表出席,聯邦長者事務國務部長黃陳小萍、聯邦國稅部長馮杰妮(Kerry-Lynne D.Findlay)、聯邦新民主黨國會議員朱理民(Peter Julian)、駐溫哥華台北經文處處長莊恆盛等致詞歡送令狐榮達,表達對令狐榮達的依依不捨,但同時為其高升表示祝賀。
    令狐榮達表示,自己原想默默回到台北,對在溫哥華受到此等歡送感到惶恐,因為一年前還在歡迎,一年後就要歡送,認為自己沒能為大家做足夠多的事,但即使工作一天也會盡力做好,未來會努力學習,繼續為僑界服務。



    [世界日報記者陳威麟/2015/09/04溫哥華專訪]駐加拿大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令狐榮達將於9月底返國擔任外交政次,3日接受「世界日報」記者專訪指出,台加「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應該會在10月加國聯邦大選後落實,下一步便是展開「中加投資保護協定」的協商,他同時表達對接任人選的信心,台加雙邊關係密切,台灣政府必定會排出「強棒」。
    雖然駐加僅年餘,令狐榮達表示,在他任內與加國國會議員會晤達242人次、除積極經營既有關係之外,認識新的合作夥伴也是工作重點之一,在抱持務實態度與馬不停蹄的拜會之下,與保守黨、自由黨、新民主黨和綠黨等各界人士都有所來往,廣結善緣。
    令狐榮達說,台加兩地在經貿關係方面有密切關係,加國擁有珍貴的天然資源,台灣的製造產業領先全球,雙邊剛好呈現互補狀況,目前台灣方面有完善的「路徑圖計畫」,透過簽訂各類貿易協定,一步一步來有效地繼續加強雙邊經貿關係。
    令狐榮達進一步表示,目前台加「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已接近完成,不過因為適逢加國聯邦大選,必須等到選後才能落實,之後便會將重點轉到協商「中加投資保護協定」,這兩項協定是自由貿易的基礎,完成後才能續談ECA,以及尋求加國政府對台灣加入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支持。
    令狐榮達還提到,今年3月份他與北美地區台商代表在渥太華進行了第一次的「叩門之旅」,與加國國會領袖、議員及外交貿易部的高階官員進行會談,效果顯著,令他留下深刻印象,他進一步透露,明年這些台商預計會再度進行拜訪,屆時代表處必定會繼續協助。
    對於即將返回台灣履新,令狐榮達表示雖然依依不捨,但作為職業外交官,面對新的挑戰必須要全力以赴,雖然未及親自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有些遺憾,但他相信在實際簽署時,自己應該還是有機會能見證歷史。 
    [世界日報記者周思\September 4, 2015溫哥華報導]溫哥華榮光聯誼會3日在華埠加拿大多元文化中心舉行「紀念中華民國抗戰勝利70周年暨九三軍人節座談會」,邀請抗戰老兵和僑界人士到場,一起回顧那段艱難的歲月,分享自己的經歷。
    駐加拿大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令狐榮達也在繁忙之中親臨現場,與僑界人士一同分享自己的感悟。他表示,當年抗戰軍人傷亡300萬以上,犧牲的民眾超2000萬,我們決不能忘記歷史。他還分享了自己父親的抗戰故事,父親也是抗戰英雄,20歲出頭就加入部隊,曾經歷過長沙會戰,當過砲兵連連長,當年日本提出投降時,除了國家級的投降儀式,每個地區的小部隊也要向當地中方部隊投降,包括交出武器、彈藥、軍旗等物品,父親當年作為連長,親自接受過日軍部隊的受降。
    駐溫哥華台北經文處處長莊恆盛表示,近期走訪許多抗戰老將軍,聽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雖然和平年代出生的人沒辦法真正體會那一刻,但希望讓人們記得,避免歷史重演。
    今年92歲高齡的劉震翕是出席座談會的抗日老兵代表,他在民國32年參加陸軍37師,當時正好駐在他的家鄉湖北襄樊,師長吉星文正是打響全面抗日第一槍的人,是他崇拜的偶像,那時他只有19歲,由於參加抗戰時間較晚,並沒經歷什麼戰役,但他卻親身經歷過抗戰勝利日本人投降,他還在湖北孝感親手管理過7000日本俘虜,個人經歷十分豐富。劉震翕表示,希望現在的年輕人多讀中日戰史,了解歷史才能珍稀現在。
    90歲的毛斌三說話聲音洪亮,仍是軍人的樣子。他的經歷同樣豐富,曾參加過中美研究所西安特別訓練班,又到重慶參加特訓班,後改為中央軍官學校特警訓練班。民國38年從青島全體撤退到台灣,當時僅23歲。到達台灣後,他成為蔣中正警衛安全組的警衛官,負責老總統的安全,後蔣經國接行政院院長,他負責警衛工作。從民國28年到民國74年間,他先後擔任兩位總統的警衛。毛斌三表示,當時提前偵查所有蔣經國要前往的地方,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其行蹤,這段經歷是他永遠的驕傲。
    座談會現場還播放紀念抗戰的短片,由老兵後代劉超軍製作,並報告了回台灣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及晉見總統的台北之行的經過和心得。劉超軍表示,台北之行見到許多老兵,自己作為老兵的後代,也受到了政府的尊敬,這讓他十分欣慰。